3.省外从事国际航班运输、装卸、保洁等从业人员。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我市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实施农村党支部书记头雁引领、村集体增收支部+合作社等7项行动。
谋定而后动,精准发力,日照推动乡村振兴走深走实。2019年,1.27万公顷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全面完成,日照位列全省综合评价考核第一,获得中央财政奖励资金3000万。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日照农村迎来广阔的发展天地:一片片春潮涌动的田野、一个个秀美整洁的村庄、一处处希望迸发的特色产业,蕴含着发展的潜力,涌动着发展的活力。新六产项目在各个区县全面开花,初步实现了农业产业与旅游、文化、体育、康养等产业的有机融合。全面完成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任务。
深化金融服务攻坚,探索实施金融服务专员制度,加大对特色产业扶持力度百舸争流千帆竞,乘风破浪正远航。从长远发展来看,日照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但是必须付出更为艰辛的努力,才能迎来破茧成蝶、振翅腾飞。
统筹兼顾,既是一种科学的方法论,也是一种做好工作的本领。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要提高各级干部抓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强化要素保障,落实好重大项目提级会商要素跟着好项目走机制,把有限的要素指标配置到高质量项目上来,让好马吃上好料,把好钢用到刀刃上。没有统筹兼顾就没有高效,就没有合力。
统筹好发展与民生,坚持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既落实好普惠性民生政策,又办好日照特色民生实事,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统筹好发展与安全,坚持底线思维,提高风险预见预判和应对处置能力,坚决守牢疫情防控、金融安全、安全稳定等底线。
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要强化统筹兼顾。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要统筹好发展和改革,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不断推出创造性、引领性强的改革举措。越是外部形势复杂严峻,越要树立与各类市场主体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意识,下大气力优化发展坏境。发展环境越复杂,任务越艰巨,就越要提高驾驭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昨天召开的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20年全市经济工作,分析形势,安排部署2021年工作任务。全市党员干部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高八个本领七种能力的重要指示要求,强化担当作为、真抓实干,做到既要有宏观的战略思维,又要有过硬的落实能力。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要大力优化发展环境对于现在很多人都在追求挣快钱的想法,他说急功近利是不行的,不管干什么,如果眼里只有钱的话,那么你就挣不到钱。
潘维田一边喝着茶一边介绍说,他从小就喜欢美术,到现在搞了30多年的根雕了。碰到好的树根,在创作前,他常常要在树根前转上几十圈,琢磨来琢磨去,就是想雕刻出那种浑然天成的根雕作品。
艺术创作,是急不来的。如果你天天忙着迎来送往,到处搞展览、搞宣传,争名夺利的,那你还有时间搞创作吗?艺术脱离了生活,是不接地气的。
他对金钱没有什么概念,心里只有艺术创作。潘维田雕刻的作品端庄隽秀、古朴雄浑、人物栩栩如生,有的根雕作品展现独特民俗文化,有的根雕作品人物刻画得活灵活现,惟妙惟肖。我看到树根,就被吸引住了,树根就像有灵性一样。对于树根的艺术造型,都是脑子里自然生长出的来。上小学的时候,他常常从桌子上捡起老师不用的粉笔头,趁着课余时间,在黑板上画孙悟空、猪八戒、哪吒等神话人物,因为来不及擦掉,没少挨老师的批评。30多年来,潘维田一直没有停歇过,连他自己也不记得曾雕刻过多少件作品,但每一件作品都是心血之作,都是他用双手一凿一刀、不断修刻而成的。
所以,他只管创作出好作品,需要钱的时候,钱自然就来了。潘维田介绍,他只管用心去创作雕刻作品,从没想过价钱的事,都是雕刻完了,老板根据满意程度给钱,多数时候,给的钱都是高于心理预期。
因为雕刻树根造型奇特的多了,潘维田的名气不胫而走,经常有亲朋好友找他给雕刻树根。生活化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概括、取舍,动与静,虚与实,凝重与夸张,疏密与节奏,尽显鲜活灵秀,厚重而不失细腻,雕刻出来的作品,仿如身临其境。
潘维田说,现在大的根雕作品,追求的粗犷豪放的风格,远观效果最好。我今年56岁了,现在还有力气雕刻大型树根,等以后年龄再大些,我就专注雕刻小型作品。
有的老板送来树根,就想马上能看到作品,这是不可能的。等以后年龄大了,会专注雕刻小型作品,类似于手把件,文玩作品,那样不用费大的力气。现在想干就干,不想干的时候就喝茶聊天。潘维田说,经常在山上放牛,他发现山上的荆棵根非常多,一些树根形状非常奇特,他就捡回家,用刀子修整一下,雕刻成小动物、小鸟、人物等造型,因为雕刻的树根造型非常传神,常常被村里的邻居要去当成装饰品,摆放在家里的显眼位置。
由于他在根雕技艺上的突出成就,2019年,潘维田被列入莒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潘维田喜欢根雕,可以说是个无师自通的奇才。
在山上放牛,时间比较宽裕,没事我就拿着牛鞭在地上画,反正就是喜欢画画,画画的时候心情就非常高兴。2009年春,日照一家建筑公司的老板慕名到来他家,在欣赏了根雕作品之后,一眼就看中了他的手艺,当场决定以月薪6000元的价格,请他到公司雕刻收藏了多年的名贵树根。
艺术创作不能急于求成,我追求的是自然天成的艺术感觉。他的木雕作品,雕工精湛,题材贴近生活,其独树一帜的根雕技艺,不仅闻名十里八乡,且每一件作品都独一无二。
潘维田介绍说,有一次他在山上放牛,因为画的痴迷,牛跑了他都没有发现,直到牛吃了人家的庄稼,村民找到他时才知道牛跑了。几十年来,他隐居在农村,默默地坚守着自己的爱好,把根雕技艺的特长发挥到了极致,在当地小有名气,经常有老板花重金请他出山雕刻作品。人生在世,有些人,在生活中则看淡了名利,将名利置身于外之后,专注于自己的爱好,把特长发挥到了极致,却收获了名利。他说钱可以买来艺术作品,但是钱买不来艺术创作的灵感。
我得用脑子构思,这需要一个过程,我雕的作品,每一个都是独一无二的。潘维田介绍,作为民间雕刻艺人,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他也需要钱生活。
他相信每个用心创作的根雕作品,都是有生命力的,而生命力就是钱。喜欢雕刻,也没有拜过一个老师。
他介绍,一件木雕作品的成形,要经过构思、选料、出坯、修细、打磨、上光、组装等工序,为了能创作出好的作品,他常常琢磨七八天,脑子里成形之后,再动手雕刻,作品构思创作的时间,往往要多于实际雕刻的时间。他说:我现在雕刻的都是大树根,最大的树根高达十几米,风格就是粗犷豪放,树根本就生在泥土里,这种粗犷的风格更适合根雕。